嬰幼兒的視力保健
發佈日期:2021-03-18
文章整理摘錄自:陳醫師教您如何三秒鐘一眼看穿嬰幼兒視力保健
孩子從出生到3歲這段時間,是視力發育的「黃金期」,但因視力發育的好壞較難立即被觀察出來,而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疏忽,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做視力檢測時,才發現出了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小習慣容易損害著孩子的視力健康,需要特別注意。
一、床頭掛件距離過近
孩子出生時多數是「遠視」,如果玩具放得特別近,孩子要使勁調節眼睛才能看得見,如果床鈴等小玩具掛得過近,或者始終在一個位置,就有可能影響孩子的眼部協調功能。
二、夜晚睡覺時不關燈
孩子出生的前2年,是眼睛發育的關鍵階段,很多人習慣開燈睡覺,但這行為其實是讓我們的眼睛一直受到光線刺激,使得眼內肌長期處於收縮和緊繃的調解狀態而無法放鬆,就容易造成眼睛疲勞、早近視,且在睡眠時我們的身體會分泌褪黑激素、多巴胺等身體激素,對神經系統及全身的發育及調節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光照往往會抑制這些激素的分泌。
三、強烈的燈光照射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正是視力發展的敏感時期,也是眼部結構的脆弱時期,強光很容易穿過角膜和晶狀體,進而對視網膜造成傷害,建議減少使用會發出強光的家用電器(例如:電暖爐)、玩具等。
四、過早接觸、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之所以對孩子的視力產生影響,一般是由於「觀看的時間太長」和「觀看距離太近」。現代人幾乎手機不離身,日常生活中又無法完全避免這些電子產品的使用,家長到底該怎麼辦呢?
(一)2歲以內:原則上不建議給2歲以內的孩子任何電子產品,如果不能避免,那麼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5~30分鐘左右,並分2~3次進行。
(二)2歲以上:
- 每天不超過1小時,每次大約15~20分鐘左右即可。
- 最好能做到20–20–20法則:每隔20分鐘休息20秒,即目光離開螢幕20英尺,眺望遠方的草地、綠樹,可以調節視神經靈敏度、緩解視疲勞。
- 嚴格掌握觀看距離,孩子與電視機的距離大致為螢幕對角線的3~5倍。
年齡小的孩子一樣可以做眼部檢查,在孩子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大時,由兒科醫生定期進行眼部及視功能檢查,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和處理孩子的眼部問題,避免問題變得更加嚴重,1歲後隨著孩子眼部的發育、視功能逐步完善,建議每隔半年左右可以再帶孩子接受定期眼部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