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小孩做太多這些事,會讓孩子發展遲緩
發佈日期:2018-12-13
作者:王宏哲 日期: 2018.12.12
文章取自:https://www.leaderkid.com.tw/2018/12/12/幫小孩做太多這些事,會讓孩子發展遲緩
幼兒園裡一個孩子,每天中午吃飯都是最後一個,哭哭啼啼的説”不要上學了”。老師很無奈的説:「孩子吃飯從小被餵到大,生理自理能力很差,進到學校後非常不適應。」
我看了一下孩子,果然連湯匙都握不好,吃一頓飯掉的滿桌,自己也很挫折,怎麼會喜歡上學呢?這到底是大人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呢?
⭕️ 一歲半學用湯匙挖食物送進嘴巴
⭕️ 二歲半脱褲子及脱鞋子
⭕️ 三歲半成熟握湯匙自己吃
⭕️ 四歲自己穿衣穿鞋穿褲子
⭕️ 五歲後開始學習大小便後自己清潔
大家的孩子可以做到幾項?過度保護,除了讓孩子生活自理落後外,還會造成其他嚴重的發展遲緩,關心孩子的你,快看看這篇分析吧!
這些事,不要幫孩子做太多
⭕️ 一歲半學用湯匙挖食物送進嘴巴,不要完全餵孩子
⭕️ 二歲半脱褲子及脱鞋子,可以協助,但不要幫他穿到好
⭕️ 三歲半成熟握湯匙自己吃,孩子可以獨立飲食
⭕️ 四歲自己穿衣穿鞋穿褲子,釦子、拉鍊,都可以讓孩子自己來
⭕️ 五歲後開始學習大小便後,自己可以初步清理
⭕️ 六歲後孩子可以自己練習洗頭、洗澡,很多步驟可以自己獨立,大人不要幫
我常評估一些孩子,這個也不敢,那個也不敢的,除了跟個性有關,有時真的跟我們過度的保護有關,甚至讓孩子早期經驗不足、刺激不夠…發展慢是怎麼來的?我透過這篇提醒大家~
台灣的新生兒出生率近年來頻創新低,但發展遲緩兒的人數卻是屢創新高。依據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施行細則」,發展遲緩兒童是指在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疑似異常或可預期有發展異常情形,並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醫院評估確認,發給證明之兒童。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發展遲緩兒童的盛行率為6~8%。在台灣隨著早期療育系統服務的推行,有越來越多的發展遲緩兒童被診斷出來,2010年台灣地區通報的發展遲緩兒童就有17,304人,較2009年增加7.0%,且有持續增加趨勢。
不過由於台灣目前發展遲緩兒童是否通報須經由家長同意,因此相信實際的發展遲緩兒童人數應更多,所以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是兒童福利與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
發展遲緩是先天還是後天?!
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包括有:
1.早期環境刺激不足、經驗不足
例如缺乏適當的遊戲環境、社交互動或語言練習經驗,此類根據研究是最多的族群。
2.中樞神經損傷
嬰幼兒及兒童時期生病、感染或腦部受損,例如腦炎或腦部創傷
3.遺傳
遺傳因素或基因染色體突變
4.懷孕及生產因素
如孕婦服用不當藥物或飲用酒精過量、難產、早產併發症或低體重兒
5.不明原因等等
其中早期環境刺激不足佔相當高的比例(依據2005年翁菁菁、鄒國蘇的研究為46.3%),就算是因為上述其他原因造成的發展遲緩,幾乎也會伴隨不同程度、續發性之「環境刺激不足」,而使發展遲緩的問題隨著年齡的進展而更為明顯。
前幾天看到幾個孩子在跑步,其中一個不小心跌倒了,沒有受傷,也沒有撞到,孩子準備爬起來時,大人急忙衝過來抱起小孩說:「手有沒有怎樣?腳有沒有怎樣?這裡不安全,我們不要再玩了!」孩子瞪大眼睛,後來哭了出來。
我在想,孩子不是被跌倒這件事嚇到的,而是被過度反應的大人嚇到的,下次他看到其他孩子在跑步時,可能會退避三舍。
有些家長經常保護過度,這個危險,那個不可以,再加上現在的環境本來就不比過去,家附近就可以有很大的戶外活動空間,尤其是都市小孩,導致很多孩子在動作協調平衡上的發展就較落後。
這麼多年的臨床經驗,每天接觸這麼多發展遲緩兒童,有些時候真的對那些孩子感到可惜,如果當時家長沒有“大雞晚啼的想法“,早點帶出來讓孩子接受更多刺激,或者是如果家長及時因為孩子的狀況,而調整自己的教養態度,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那麼孩子一定會比現在發展得更好。
如果爸爸媽媽懷疑孩子有發展上面的問題,建議即早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也可直接帶孩子到各專業的兒童發展評估中心或醫學中心進行早期發展療育評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