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著涼真的會感冒嗎?
發佈日期:2018-11-08
為了穿幾件衣服,半夜會不會踢被子,流汗是否吹到風,洗澡水用幾度,兩代之間,甚至夫妻之間,鎮日劍拔弩張,爭論不休,就是怕孩子傷風感冒。到底古人流傳下來的「著涼會感冒論」,是否合乎科學呢?
期待已久的寶寶出生了,一同照顧新生兒的婆媳卻大戰數百回合,第一個爭執點,就是「穿多穿少」的問題。
「穿多一點,才不會著涼!」婆婆說。
「媽,別再給寶寶添加衣服了,你看他都熱到滿頭大汗了!」媳婦心疼得大叫。
為了穿幾件衣服,半夜會不會踢被子,流汗是否吹到風,洗澡水用幾度,兩代之間,甚至夫妻之間,鎮日劍拔弩張,爭論不休,就是怕孩子傷風感冒。到底古人流傳下來的「著涼會感冒論」,是否合乎科學呢?
事實上不只是臺灣,就連西方傳統醫學也認為「冷」和「感冒」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君不見英文的感冒就叫做「common cold」,告訴別人我感冒了就是「I caught a cold」,直接翻譯成中文「著涼了」,還真是一模一樣!
相隔四十年的著涼vs.感冒實驗
不過現代醫學不應該是老前輩說了就算,還是必須經過實證研究來證明之。早在一九六八年,就有美國的學者找來四十四名志願者,給他們噴一劑含有「鼻病毒」的精華液(噁!),然後分成兩組:一組請他們享受一下攝氏三十二度的溫泉,另一組則被丟到攝氏四度的冰櫃裡。經過數天的觀察,專家們記錄大家感冒的狀況和抽血的結果。
最後的結果顯示,泡溫泉和睡冰櫃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差別,不論是發病率或是症狀的嚴重度都差不多。這篇文章刊登在擲地有聲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做出「著涼不會加重感冒」的結論,這項爭議自此似乎拍案定奪了。
直到二○○五年,有研究者不信邪,再次安排了一項研究。這次他們不噴病毒精華液了(醫學倫理上也已經不允許這做),直接請九十位學生把鞋子和襪子脫下來,在攝氏十度的冰水桶裡面泡個二十分鐘,另外九十位學生則什麼都不做,在旁邊看熱鬧。回家以後,這些學生每天要為自己的症狀評分,有沒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五天後,腳浸冷水的同學中有十三名感冒,沒浸冷水的則有八名,如果以症狀評分的話,浸冷水組感冒的症狀平均比沒浸的高了將近兩倍。原來,著涼真的會增加感冒機率呀!
好啦,現在一比一平手,大家各說各話,究竟該聽誰的呢?
從這兩篇相隔四十年的研究,我們倒是可以得到幾個有用的線索:
第一,如果有病毒直接噴到你的鼻子裡,不管你有沒有「著涼」,都會感冒的。也就是說,感冒還是要有病毒感染才會發生。如果你只是把人放在一座冰櫃中,但是無菌、無病毒,那麼他也只會失溫,並不會因此而感冒。你問我怎麼證明?問問愛斯基摩人就知道啦!如果光是「著涼」就會生病,那麼他們應該早就滅種了。
第二,從四十年前冰櫃與溫泉的研究可以知道,如果一個人已經感冒了,病毒量已經很多,此時再來泡溫泉保暖,並不會讓生病比較快痊癒。所以當孩子正在發燒、發熱的時候,就別再幫他蓋棉被了,穿得剛剛好,穿著透氣性佳的衣服才舒服!
第三,在日常的生活中,適當保暖可能是重要的,但也不需矯枉過正。有專家對於「著涼會造成感冒」的現象解讀是,因為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病毒,而這些病毒可能黏在鼻腔或呼吸道,卻被我們上皮組織的免疫細胞阻擋著,無法進到身體裡。但若突然遇到冷空氣,或是踩進冰冷的水桶裡,鼻腔的血管會馬上收縮,造成免疫細胞供應不足,這時候病毒就可以突破重圍,造成疾病的產生。
浸水桶的研究當中,室溫是攝氏二十五度,水桶是十度,溫度相差高達十五度,鼻腔的血流可能因此突然收縮。但是一般孩子多穿一件衣服與少穿一件衣服,一定不會相差到十五度這麼誇張的。大概只有在寒冷的冬天,被雨淋得全身溼透,那才可能真的因此「著涼而感冒」吧!但即便是如此,九十個人著涼,也只多出五個感冒病例,大部分的人腳浸了冰水桶還是健健康康的。
我個人對於這樣的解釋是可以接受的。各位不知道有沒有想過,小兒科醫師其實是一個高危險的行業,每天碰到的病毒比一般人多出好幾倍,每一季流行的病毒,我們應該都不會錯過。然而大部分的日子裡,我都還是健康無恙,並非無時無刻都在感冒;但每次只要抵抗力一弱,比如說熬夜,或是「著了涼」,感冒症狀馬上就會出現。這些病毒應該已經在我的鼻腔潛伏了好幾天,只是屢攻不下,若免疫系統忽然間失守,防禦工事一潰堤,可惡的小傢伙就得逞啦!
所以身為感染科醫師,我的建議是:天冷還是要注意保暖,不要讓孩子突然失溫,但請各位也不需要為了一、兩件外套吵翻天。這多出來的外套並不會減少孩子感冒的機率,溼疹倒是冒出一大堆,反而更加得不償失!
-----
天冷,給爸媽的三個小提醒:
1.嬰兒的洗澡水,不管天氣多冷都是攝氏28~32度,水溫不要太高。擔心著涼可以提高室內溫度,而不是提高水溫。
2.嬰兒最好不要泡溫泉,因為溫泉水溫太高,會傷害嬰兒的皮膚。
3.要注意保暖,大人穿幾件,小孩就穿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