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非兒戲—談遊戲設施的安全
發佈日期:2018-09-12
文/靖娟基金會 林月琴執行長
文章取自:http://www.ibaby.org.tw/content/5024
孩子而言,遊戲是他們生活的全部,舉凡他們的身體發育、動作發展以及人格心理的塑造,都在遊戲中進行,亦即透過遊戲,他們可以學習、交朋友及培養創造力與生活本能,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及衝動行為常常導致不可預知的危險,因此
當孩子在遊戲場玩之前應先檢查遊戲設施安全與否,並教導兒童遊戲規則,更重要的是陪伴在側。
※認識遊戲設施的傷害,幫孩子把關
在都市化的環境,高樓大廈聳立,孩子的遊戲空間由公園及學校提供,且此兩處漸漸的呈現單一的遊戲設施,以組合式遊戲設施居多,父母帶孩子使用遊戲設施前應了解遊戲設施產生的傷害狀態,才能為孩子作最佳防護。
●遊戲設施產生的傷害
•最大傷害因素 : 墜落
•最常涉及傷害設備 : 溜滑梯、攀爬
•最常受傷部位 : 頭、長骨(手、腿骨)
•最常受傷型態 : 骨折、裂傷
•最常致死因素 : 由高處墜落、窒息/勒死
•最常受傷群體 : 幼兒(2至6歲)
•最常受傷的性別 : 男生
※遊戲前,多一份準備少一份傷害
帶領孩子進入遊戲場前,應先幫孩子作好準備,因為安全的環境必須靠我們大人來提供,父母應了解除了遊戲場的安全性很重要以外,孩子本身也有潛在的風險,例如他的穿著與行為。
一.提供孩子適當的衣著:勿提供孩子有帽子的衣服,或者有繩子的衣服,而鞋子應提供包覆腳跟的鞋子,亦即不穿涼鞋、拖鞋。
二.告知遊戲規則:提前告知每一項設施的遊戲規則,讓孩子能了解不當的遊戲行為將會對自己產生危險。
三.確定孩子符合遊戲設施適用的年齡層:父母應先看一下此公共場所公告的遊戲場的特性,包括其所提供的遊戲設施、可使用的年齡層及注意事項,為自己的孩子選擇符合其年齡層的遊戲設施。
四.檢查遊戲設施:到達現場時,應先作遊戲設施的檢查工作,邊看也試著向孩子解釋每一項設施安全的重要性及可能帶來的危險,且必須動手搖一搖主支架與附件物是否穩固,並請孩子如遊戲中發現設施有損壞時,應立即告知成人。
※建立遊戲規則,掌握兒童遊戲行為
預先讓孩子知道自然行為將獲得自然結果的規則,亦即當他無法遵守遊戲規則時將被停止遊戲的權利幾分鐘(原則上是二分鐘至五分鐘,視孩子的年齡,愈小時間愈短),如果來公園或學校玩遊戲的時間是二小時,將會準時離開,而假使中間被停止,他將喪失許多玩的時間,所以當孩子無法遵守遊戲規則時,父母應接近他,請他到旁邊休息二分鐘,時間一到便讓他重新回到遊戲場,如果休息時間孩子哭鬧則增加休息時間,增加到一定的時間(十至十五分鐘)則離開返回家,完全喪失遊戲的權利。
一.進入遊戲場應遵守的規則
1.遠離正在盪、搖擺的設施,給孩子與設施保持安全距離的概念。
2.不在遊戲設施中或設施之間作追逐的活動。
3.不推人打人,如與其他兒童發生爭執應立即告知成人。
二.各項遊戲設施的規則
●鞦韆
1.要坐在鞦韆椅的中間,不宜站立或跪著。
2.兩隻手都要握緊。
3.要下鞦韆時,先停止搖擺的動作。
4.鞦韆一次只能一人使用。
5.不要去搖晃空的鞦韆或讓兩個未使用的鞦韆打結在一起。
6.注意頭部及腳不要去碰在晃動的金屬扣環。
●溜滑梯
1.從梯子或階梯爬到滑梯上,不可逆向爬上滑梯。
2.在等待時,要和前一位保持距離。
3.在往下滑之前,雙手握著滑梯兩邊。
4.在滑下前,先看看滑梯是否有其他小朋友及雜物。
5.滑到底部時,腳先著地並坐好在站立。
6.一次只能一位,除非滑梯是兩人或三人寬型的。
7.滑下後,要遠離滑梯前方。
●攀爬架
1.攀爬時,務必使用兩手,並且隨時抓緊。
2.和其他攀爬者保持距離,並且不可推人及拉人。
3.往下跳時要看清楚底下是否有物體或其他人。
4.若是淋雨過後未乾前請勿使用。
5.當鞋底是濕的,要特別的小心。
●蹺蹺板
1.在玩時,應坐好不宜站立或跪著,雙手握緊。
2.坐穩後才開始擺動。
3.停止擺動後,才可離開。
4.不應滯留在蹺蹺板底下。
●搖馬
1.坐穩後兩腳應放置在腳踏板上。
2.不宜前後搖動幅度過大。
3.停止晃動後才離開。
●搖椅
1.在玩時,應坐好不宜站立或跪著。
2.坐穩後才開始擺動。
3.停止擺動後,才可離開。
※謹慎督導、隨時看護,減少傷害
根據研究發現成人的在場與否,是兒童在遊戲場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為有成人看護可減少60%的傷害率,因而成人與兒童相處時,管理是重要的責任。
一.兒童依賴成人的督導學習適當的行為,愈小的孩子愈需要保護,父母在帶領年幼的孩子到遊戲場玩時,應陪伴在側。
二.當孩子從活動中獲得更多經驗時,成人的保護、監督管理可相對減少。
三.看護的位置應適宜,即使與其他成人聊天,目光亦應停留在孩子的身上。
兒童的生活即是遊戲生活,為了讓他們隨心所欲嘗試、學習,環境的安全、遊戲內容的適切,其重要性相對的增加。在美國平均2.5分鐘就有一名兒童在遊戲場中受傷,而在台灣雖然頻率沒有這麼高,但往往單一次的事故卻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身為父母的我們,不得不慎重。